由于機體的衰老,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有所下降。一般說來,在75歲時,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要比壯年時低20%-30%。并且受機體老化影響,脂類的代謝能力和消化系統功能開始衰退,易出現血脂異常、消化障礙等代謝性問題。
此外,老年人也面臨著牙齒脫落的問題,咀嚼力開始下降。考慮到以上因素,老年人的飲食要比較特殊。
許多老年人的飲食結構非常不合理,有些老人則抱著“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”的觀念,每頓飯都吃很多主食,每天都吃一些粥、軟面條,還有煮爛的蔬菜,因為經常聽說肥肉對身體不好,而瘦肉又嚼不動,所以直接拋棄了肉食。在這樣的飲食方式下,長期吃肯定會出問題。
那老人該怎么吃才更有利于身體呢?實際上很簡單,要在吃飽之前先把食物做好,就可以這樣說了。
常食三餐
由于年長的人身體原因,所以作息更需要有規律,每餐定時定量,不餓一頓飽飯。另外,沒有必要嚴格按照一日三餐的習慣,還可以適當增加進餐次數,少食多餐,這樣還可以減輕腸胃的負擔,讓營養更好的吸收。
每日食用一些堅果和牛奶
核桃是一種不錯的零食,它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 E、維他命 B族、多種微量元素、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,對老年人保持大腦健康、抗氧化有很大幫助。有條件的老人可適當食用,但也不要貪多,堅果、花生仁等堅果吃十多顆就好,核桃吃兩三個就夠了。
年長的人每天喝一些牛奶,牛奶是蛋白質和鈣的很好來源。每日能喝足300毫升,可分次補充,可選擇鮮奶、酸奶、奶粉等。
多吃
新鮮蔬菜和水果
大家都知道新鮮果蔬的營養價值,而這些果蔬實際上對老年人來說更重要。通常水果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、類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、化學物質,對于清除自由基、提高免疫力、延緩衰老有很大作用。另外,水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能有效改善便秘,對降血脂和血糖也有一定的幫助。
另外,老年人每天可以讓自己吃更多的蔬菜,綠葉菜和各種深色蔬菜也可以盡可能的豐富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