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來,原料過期、添加劑超標、病死家禽使用等問題,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。與此同時,針對食品安全問題,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和法規加以改進,如《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》(國發[2012]20號)中要求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,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配備專、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,并建立健全嚴格進貨查驗、出廠檢驗等制度。
對規模以上生產企業,要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,明確主管人員;所以,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政府部門都越來越重視食品的衛生安全問題,這也促使凈菜加工業企業完善管理制度,加強內部管理,保障食品安全。
(1)產品形式日益多樣化
“半成品菜”以方便、健康的菜品定位,決定了其目標消費人群整體較為年輕。現代化餐飲形式多樣,年輕消費者熱衷于新興的熱門菜肴,這就促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,把握消費者的口味偏好,及時研發和推出迎合年輕人的產品。另外,該行業長期以來以中國傳統菜系為主,近年來一些企業隨消費群體偏好的改變,逐步推出了近幾年流行的西餐類、油炸類、火鍋類等食品。
(2)加強冷鏈物流配送能力,擴大企業輻射范圍
制成品行業下游客戶比較分散,且產品訂貨數量多、品種多,產品配送具有單一客戶規模小、配送頻繁、客戶分散、時效性要求高等特點。由于保存的需要,蔬菜半成品的運輸、配送需要低溫環境,需要的倉儲物流系統和冷鏈運輸技術支持。當前,行業內企業生產基地較多,倉儲物流和冷鏈運輸能力決定了產品的銷售區域,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輻射范圍。
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,我國物流業迅速發展,一些物流企業開始進入生鮮物流領域,直接推動了我國冷鏈運輸產業的發展。以物流企業為帶動,低溫保鮮技術、車輛設計與制造技術、信息化物流配送等技術進一步發展,上述技術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。該行業還得益于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,組建自有冷鏈運輸隊伍,采購信息化物流系統的成本大幅度降低。通過的物流配送系統,菜半成品企業可以擴大配送范圍,提高產品配送效率,保障食品安全,擴大市場覆蓋面,為行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。
(3)企業運作更加依賴信息化
為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飲食需求,企業半成品菜需準備幾十甚至上百種菜類供消費者選擇。菜譜的不斷增加,導致了采購、生產、運輸等環節管理難度的增加。由于不同菜系所用的原料、原料的種類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不同,采購部門需要根據生產計劃,購買不同品種、準確準確的原料;生產部門要建立柔性化生產線針對不同菜品的配比關系,并對不同菜品進行合理的配比。采用信息化管理,可對原材料實行原材料追溯管理,深入參與從原材料采購到終端配送的各個環節,實現食品半成品產品的精細化生產和質量控制,終提高企業經營效率。